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马口鱼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马口鱼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马口鱼养殖技术?
1.修建池塘
马口鱼池塘养殖的面积以3~5亩为宜,便于投饲、捕捞等操作。选择高1米,水深一般0.5~0.8米,在水池底部中间设置排水孔用于排水,池底放置底充氧设施用于增氧,亲本培育池上覆渔网防止马口鱼跳出池外
2.投喂管理
马口鱼苗的放养密度30万~50万尾/亩,放苗后第2天开始泼洒豆浆,每天2次。7天后投喂蛋白质水平45%以上的开口粉料,日投喂量为1~2千克/亩,分早、中、晚3次进行沿塘投喂。成鱼视水质、天气及鱼的吃食情况,每天投喂2~3餐,按早、中、晚沿池塘四周投喂。
3.日常管理
马口鱼养殖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大小分化,水花养殖1个月后一般进行1次分养操作,适当降低放养密度。做好池塘的肥水,避免冬季分养。马口鱼生长速度较快,一般经过10个月以上的养殖即可达到商品鱼规格。
4.疾病预防
1、选择体质健壮、鳞片无损害且健康无病害的鱼苗,在每年的3-4月份,投放进条件适宜的池塘中。
2、在马口鱼的幼苗期间,需每天在池塘里泼洒一次豆浆、牛奶和鸡蛋黄,在马口鱼成鱼期间,需投喂桡足类、枝角类等浮游生物。
3、每隔两个月需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不超过池塘水的三分之一。
4、每月需在池子里泼洒一次腐熟鹅农家肥,用来促进水藻的生长。
马口鱼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马口鱼要注重稀有基因个体的发现和保护,一方面对其实施特别的繁殖保护,防止随机漂变造成基因型的丧失;
另一方面将其纳入到繁殖群体中,使其携带的稀有基因能在群体中扩增。在马口鱼的人工扩增养殖活动中尽量避免近亲繁殖,扩大基因交流。
近亲繁殖,其结果必然会直接导致马口鱼种群遗传多样性的贫乏。
1.马口鱼具有生长快、繁殖力高的分布广泛的特点,快速的生长和繁殖,提高了马口鱼种群对基因池中新突变的保持能力。如某一处出现新的突变,这种新突变的基因相对比较容易在群体中扩散和积累,使新突变在种群基因库中得以保存,进一步丰富了基因类型的多样性。
2.马口鱼分布范围宽广,南至珠江,北至黑龙江都有分布。在过去的2000多年里,中国的主要水系,如长江、黄河和珠江曾经通过人工运河相联系。水系的连通可能为分布于各水系的马口鱼提供基因交流的条件,而广泛的基因交流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个体之间的差异。
3.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由于马口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人们能在引种家鱼时,会附带上马口鱼,这也会增加各地马口鱼之间基因交流的机会。
觉得有用点个赞吧
1、修建鱼塘
养殖马口鱼时,需要在背风向阳、水源充足且水质良好的地方修建池塘,且池塘要保证面积9.2米,池高1米,水深一般0.5-0.8米,而且要在鱼塘底部安装充氧设备,提高水中的含氧量。
2、投放种苗
马口鱼适宜在每年春季的3-4月份进行投放,因为此时环境较为温暖,可以提高鱼苗的存活率,养殖马口鱼时,需要选择体质健壮、鳞片无损害且健康无病害的鱼苗放入到池塘中。
3、饲喂管理
马口鱼是杂食性动物,养殖马口鱼时,需要在幼鱼期间,每天往池塘里泼洒一次豆浆、牛奶和鸡蛋黄,为马口鱼提供饲料,而在马口鱼成鱼阶段,需要给其提供桡足类、枝角类等浮游生物。
4、注意事项
马口鱼对水质要求较高,养殖马口鱼时,需要每隔两月更换一次池水,保证水质干净清澈,并且要保证换水量不能超过三分之一,以免影响到马口鱼生长,而且要每月往池塘里泼洒一次腐熟农家肥,促进水藻生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马口鱼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马口鱼养殖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