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回乡立体生态养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回乡立体生态养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立体养殖蚯蚓的方法?
.养殖池设置。一般保持养殖箱、沟的深度为30-50厘米,不宜太深。宽度不限,长度不限,以排灌方便的场地为宜,保持填充物潮湿,禁止积水。可以填埋腐熟的牛粪、猪粪等圈肥,也可以施用腐烂的树叶、林中土,表层也可以覆盖一层田园土。
3选择适合的蚯蚓品种,放入适量的蚯蚓种源。蚯蚓的品种很多,但是要根据饲养的目的进行选择,比如垂钓的人喜欢细小的蚯蚓,如果蚯蚓太粗就不行。一般的蚯蚓价格在3-15元之间,1平方米放养2-3斤,一亩地一般饲养蚯蚓的地方只要半亩地,可以放养700-900斤。放养的蚯蚓数量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有机质消耗太快,蚯蚓快速繁殖以后就会逃跑。
1、多层水泥台架。利用预制好的水泥板,搁在红砖砌好的台架上或用角钢做成台架,每层的距离50――60厘米,可以搁3――4层。这种办法是目前搞多层养殖较常用的一种办法。造价不高,修建容易,但操作不方例,各层的宽度有很大的局限性,房屋的利用率不太高。
2、尼龙网床架。利用钢架固定尼龙网做成箱式蚯蚓床,这种方式能够较好地改善通气条件,免于蚓床积水,清理料床时也比较容易
立体种植技术的原理
立体种植就是指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的一种种植(养殖)方式,简单的例子就是“稻-萍-鱼”种养结合。广义来说立体种植也可以理解成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等多方面种植(养殖)条件来实现优质、高产、高效、节能、环保的农业种养模式。
典型的例子应该就是中国传统的“四位一体”的庭院农业模型(例如:将鸡、猪、沼、菜等生物组分整合成一个生态微循环系统)。
关于立体农业这一学术名词,早在20世纪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J.R.smith教授曾概括为:立体农业是“种植业、畜牧业与加工业有机联系的综合经营方式。”目前我国有关立体农业的定义大体有以下3种表述:
狭义的立体农业
仅指立体种植而言,是农作物复合群体在时空上的充分利用。根据不同果园种草
作物的不同特性,如高秆与矮秆、富光与耐荫、早熟与晚熟、深根与浅根、豆科与禾本科,利用它们在生长过程中的时空差,合理地实行科学的间种、套种、混种、复种、轮种等配套种植,形成多种作物、多层次、多时序的立体交叉种植结构。
中义的立体农业
是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水域中)或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立体种植、立体
立体农业(3张)
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并巧妙地借助模式内人工的投入,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转化率及第二性物质的生产量,建立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多时序交错、多级质、能转化的立体农业模式。 [1]
立体养殖技术解释?
立体养殖技术是在传统养殖模式的基础上将多种传统养殖模式的一种高效结合。比如:鸡--猪--沼气--有机肥。用饲料喂鸡,鸡粪经过处理后喂猪,猪粪作沼气料,有机肥作冬暖大棚肥料
立体养殖技术是指在单位面积土地(或水体)上,通过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巧妙结合,建立多物种共栖、多层配置、多级质能循环利用的立体种养模式和配套技术。
例如,在山地丘陵地区,可以利用坡地和沟谷,种植果树、茶叶、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同时在坡地下方或沟谷中养殖鸡、鸭、鹅等家禽,或者鱼、虾、蟹等水产。在水稻田里,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既种植水稻,又养殖鱼、虾、蟹等水生动物,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和化肥农药的使用,还可以提高水稻和水产的产量和品质。
立体养殖技术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作物和动物之间的互惠互利,同时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幅减少用药量,产品质量更有保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回乡立体生态养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回乡立体生态养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