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养殖 / 豆青虫养殖资料,豆青虫养殖资料大全

豆青虫养殖资料,豆青虫养殖资料大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豆青虫养殖资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豆青虫养殖资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想知道如何养殖豆青虫?

你好,豆虫养殖,如果你只想单纯饲养豆虫(豆天蛾),那么可以不用施肥;如果二者兼顾,那么施肥还是有必要的。以下提供一些技术:

豆青虫养殖资料,豆青虫养殖资料大全

放养时期:根据田间调查观察,本地豆无蛾幼虫多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发生,到8月底至9月初陆续入土越冬。因为从幼虫个体发育来看,放养适期提前有利于幼虫取食生长,增大个体虫重。太迟则不能发育到5龄,虫体小,影响幼虫产量。综合分析豆天蛾幼虫以7月下旬至8月初大豆结荚初期放养为宜,早的可提前到7月上中旬放养。此时大豆叶片生长旺盛,豆叶已充分展开。接入的l-2龄幼虫小,食量少,对大豆生长影响不大,从而使豆荚生长与幼虫生长两者相互影响最小,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

大豆品种的选择:为了能提供尽可能多的豆叶食料,大豆品种应选择具有植株高大、生长旺盛、叶片多而大的无限结荚习性的类型,可增加养虫量,提高单位面积的幼虫产量。根据大豆的长势具体掌握养虫量:长势好、枝叶茂盛的豆田,可适当多养,反之应减少放养量。如放养过多,总虫量虽有所增加,但因食料缺乏,虫体发育不良,提前人士,经济效益差。从本次试验看,以每平方米放养l-2龄幼虫10-15头为宜。

豆青虫养殖好养吗?

好养。

1、育种田设置

首先就要先建设育种田,豆青虫养殖要选择地势较高,向阳避风,排水通风的田块拿来做育种田,注意育种田长宽大概3米;然后要将田四周用细密的网子围住,通常高度要超过1米,低于1米容易逃走;选好地后在5月底整地,施肥后6月种上大豆。

2、幼虫放养

我们选择种虫一般可以去野外捕捉老熟幼虫后放进田中饲养,一般1平米的育种田大概要饲养野生80条幼虫,然后幼虫可以采食种下的大豆,在一段时间采食后9月就会开始入土休眠。然后割去大豆,不翻耕,保持环境。此外,要是嫌麻烦,直接购买幼虫放养也是可以的。

豆虫大棚养殖技术?

一. 室内保种 室内保种能避免土中的虫害,节省土地资源,保种基质消毒后能够有效防止外源病虫害的发生,更可以控制温度和湿度。要筛选保湿性好,不易结团的保种基质,有利于入蛰豆虫做窝。

二. 良种繁殖 采用自交,回交等手段选育优良品种,并开展杂交育种工作,繁育体型大,生长快,产卵量高的豆虫品种。

三. 人工制种 确定化蛹,羽化所需要的有效积温,优化暖种流程和温湿度控制。对成虫进行检测,淘汰病蛾。交配后雌蛾在木框中或纸袋中产卵,必要的时候对雌蛾进行检测淘汰带毒蛾和带毒卵。

制定严格的环境消毒流程,及时处理病虫,带毒蛾,带毒卵等致病原,并对豆虫卵进行消毒操作,不可将交配后的雌蛾直接放在豆叶上自行产卵。

四. 开发饲料新作物 选育植株高大,叶期长,开花迟,叶量多,耐寒的新品种大豆植株 。在不改变豆虫食用口味的前提下,开发豆虫喜食的叶量多,多年生的藤蔓型或木本豆科植物,提高饲料供应量,能有效改善通风条件,减少地面污染导致的病虫害,并且能彻底解决黄豆重茬带来的问题。

五. 加强田间管理 为了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损失,除了在人工制种和饲料方面进行优化外,加强日常的消毒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骤。豆虫养殖要采用稀放模式,早发现并及时处理,必要时采用移虫,匀虫措施保障良叶饱食。要深入了解豆青虫天敌的发生规律,在大棚放养之前采取有效的药杀,诱杀措施。

大豆田要及时除草,施肥;采取浸种,选育良种的方式预防大豆病害;通过冬季深翻,人工捕杀,根部药杀等方式预防虫害;雨水少要及时灌溉,避免红蜘蛛的发生和大规模蔓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豆青虫养殖资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豆青虫养殖资料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 国外牛肉养殖成本,国外牛肉养殖成本高吗
下一篇 大竹蛏养殖技术,大竹蛏养殖技术视频

相关推荐

网站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6467号-97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Copyright © 2005-2025 养殖资讯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