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鳝鱼池消毒用什么药(鳝鱼池消毒用食盐可以吗)

鳝鱼池消毒用什么药(鳝鱼池消毒用食盐可以吗)

养殖技术分享网这篇文章结合网友投稿和资料,分析了鳗鱼池消毒的知识以及鳗鱼池消毒用什么药物。希望对农民有所帮助。下面分几个点来详细分析。

水泥池养黄鳝如何防止病害?

鳝鱼池消毒用什么药(鳝鱼池消毒用食盐可以吗)

加强管理和公共管理是水泥池养鳗减少发病、提高产量的关键。一般来说,管理良好的水泥鳗鱼池可以稳定生长23倍;管理不善的水泥池鳗鱼几乎无法生长,或仅生长1至0.5倍。

如果体内有寄生虫,就要杀灭寄生虫,减轻炎症(具体方法见下文预防部分)。细菌和寄生虫不能被引入繁殖环境。第三步,对饵料进行消毒。黄鳝喜欢吃活饵料和新鲜的动物饵料,这些饵料往往携带病原体。如果每天都喂食,很容易导致疾病。

池内添加少量泥鳅,活化水体。同时,每池放入几只蟾蜍,利用其分泌物防治鳗鱼病。

黄鳝消毒用什么药?

1、对鳗鱼池进行消毒时,养殖初期(4-7月)最好使用二氧化氯;养殖后期(8-10月)最好使用生石灰。 (1)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是国际公认的新一代高效、广谱、快速、安全、无毒的消毒剂。二氧化氯有液体和固体两种形式。

2、鳗鱼养殖可使用生石灰对整个池塘进行消毒。生石灰在水产养殖中常用,鱼、虾、蟹都可以使用。只要掌握合适的时间和用量即可。全塘每亩浇生石灰3公斤。

3、黄鳝养殖阴雨天一般不需要消毒,一般采用二氧化氯消毒。黄鳝性喜温暖、避风、避光,怕受惊吓。因此,网箱养殖应选择朝阳、避风、水源方便、外界干扰少、面积35亩、水深5m左右、水位相对稳定的池塘。

4、黄鳝养殖中常见病害的处理及清塘、水泥池药物消毒常用药物。水泥池脱碱处理后,及时对池塘进行清理和消毒。用生石灰100--150克/米06或漂白粉10克/米06浸泡一周,然后沥干塘水。换水。

鳝鱼池杀虫后能用生石灰消毒吗

1、鳗鱼养殖可使用生石灰对整个池塘进行消毒。生石灰在水产养殖中常用,鱼、虾、蟹都可以使用。只要掌握合适的时间和用量即可。全塘每亩浇生石灰3公斤。

2、对鳗鱼池进行消毒时,最好在养殖初期(4月至7月)使用二氧化氯;养殖后期(8-10月)最好使用生石灰。 (1)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是国际公认的新一代高效、广谱、快速、安全、无毒的消毒剂。二氧化氯有液体和固体两种形式。

3、不可以,鱼苗放池前7-15天应使用生石灰消毒。消毒应在晴天进行,杀灭鱼池内的病菌和天敌。常用的消毒药物有生石灰、茶叶、巴豆、漂白粉等,都是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4. 不;鱼苗放池前7-15天用生石灰消毒,并选择晴天消毒,杀灭鱼池内的病菌和天敌。常用的消毒药物有生石灰、茶叶、巴豆、漂白粉等,都是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5、必须控制鳗鱼池内撒施石灰消毒的比例。如果比例太大,对鳗鱼不利,甚至可能致死。

6、将生石灰加水调成浆状,趁热倒入。请勿将残渣倒入池中,以免鱼误食而死亡。不要将整块石灰扔进水池中进行水消毒。生石灰不宜与氮肥同时施用。生石灰与氮肥同时施用,极易增加水中氨含量,引起鱼类氨中毒。

黄鳝的静水池养殖法是什么?应该注意什么?

1、静池养殖方法静池养殖的特点是水交换量小,池底有泥,供鳗鱼挖洞或人工设置物体供鳗鱼栖息。养殖池的位置应背风向阳,水源良好。形状可以是长方形或椭圆形,大小取决于养殖规模。水池结构有两种:水泥池和土池。

2、剑池关鳗生性喜温暖、避风、怕光、怕震动、怕高温。因此,建池塘的地方应面向阳光、避北风、有方便的水源。此外,池塘周围应留有空间种植常绿乔木和藤本植物。空间。

3. 水深。鳗鱼养殖的水体不宜太深。实践证明,鳗鱼池适宜的水深为520厘米。但也可大量养殖人工水草,以支持鳗鱼在深池或无土网箱中正常生活和快速生长; 水质。

4、由于水位浅,鳗鱼排泄量大,水质容易恶化。因此,勤换水是静水无土栽培的关键。一般夏季3-4天一次,春秋季7天一次,每次都要彻底换水。生产实践表明,彻底换水有利于防治病虫害,不会影响鳗鱼的生长发育。

以上只是养殖技术分享网关于鳗鱼池消毒以及鳗鱼池消毒用什么药物的讲解和分析。如果您觉得需要补充或者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鳗鱼池消毒的知识,请留言或者联系站长。

上一篇 大岩洞养殖技术,大岩洞养殖技术视频
下一篇 北方黄牛品种类型简介我国历史时期(北方黄牛品种代表)

相关推荐

网站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6467号-97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Copyright © 2005-2025 养殖资讯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