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殖泥鳅怎样防病,养殖泥鳅怎样防病毒

养殖泥鳅怎样防病,养殖泥鳅怎样防病毒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养殖泥鳅怎样防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养殖泥鳅怎样防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养泥鳅要注意些什么?

第一,做好泥鳅的育苗工作。首先要选择泥鳅苗,用一般捕捉方法捕到的幼苗都不容易活下来,但是地龙捕捞的泥鳅不一样,它们成活率比较高。一段时间后,我们还要进行选择把受伤的、没有活力的幼苗放走,留下健康强壮的投入池塘。

养殖泥鳅怎样防病,养殖泥鳅怎样防病毒

第二,检测水质是否适合生长。测池塘的水温,酸碱度以及氨氮、亚硝酸盐等化学成分在合理范围内,不然容易造成低产。

第三,入塘时先用天然日光和生石灰清理生活区,之后加入一定量的农家肥和浮游生物。几日后,选择晴朗天气将幼苗一部分一部分投入池塘。

第四,吃什么、怎么喂很重要,一开始他们可以靠吃浮游生物生长,后期营养就会跟不上,需要人类进行喂食。很多养殖户投放豆浆、鸡蛋黄、鱼粉,不管喂什么都要把握好量的问题。

第五,重视对泥鳅疾病的治理。需要注意的是注水、消毒、加氧、喂食等日常行为,做好防病工作。经常观察泥鳅的生活状态,当发现有泥鳅生病时,一定要及时隔离和治理,以免传染给更多的泥鳅造成大量死亡。

海岛上为什么要养泥鳅?

泥鳅主财,佛教别称小黑龙,寓意者把财送给别人。

1、养殖泥鳅的主要风险在于养殖技术,如果喂养、防病治病等技术不过关,这样会导致养殖失败。所以在实施养殖之前要学习相关技术,然后进行少量试养,等充分掌握技术之后,再大规模工厂化养殖。

2、大部分的养殖户认为泥鳅是臭水沟中都可以生长的鱼类,所以在养殖方面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而养殖泥鳅的选育、培育、日常管理、疾病的防控等都是技术在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养殖泥鳅成败的关键,取决于养殖户对相关技术的掌握程度。

泥鳅和小虾一起养虾会被吃掉吗?

在普通缸里养泥鳅和虾,一起养泥鳅肯定会吃掉虾的,最好不要一起养。

如果放在有泥、而且泥中有很多腐殖,就不会被吃,

池塘养鳅,一般选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池深70~10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底铺15~20厘米厚的肥泥,池的面积可大可小,以2~3亩为好。

池塘应排灌方便,进出水口均用铁丝网防逃。放养前应进行清塘消毒,其方法和用量与鱼苗池相同。如无生石灰,也可用漂白粉消毒,每亩用量4~5千克。有条件的话,可在池中央和排水口附近设置集鱼坑,便于日后捕捞。泥鳅苗入池前,也应施肥以促使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待施肥后2~5天,鳅种即可下塘。每亩放养30~50公斤,有丰富水源条件的可增加放养量。要根据池塘水质情况,经常投施一些有机和无机肥料,以培肥水质。另外,每日还要投喂一定数量的人工饵料。投喂的饵料种类有蝇蛆、鱼粉、猪血粉、蚕蛹粉、米糠、麦麸、菜饼等。

投喂量可根据不同季节而不同。5~6月为鳅体重的4%~5%;7~8月为8%~10%;9~10月为5%~6%。池塘内要搭设饵料台,饵料要投到食台上,每池可根据大小设3~4个饵料台。投饵前应检查吃食情况,如发现未吃完,应减少其投量。

一般以投饵后2~4小时吃完为度,还要每隔3~5天清洗一次饵料台,以防疾病发生。池塘要经常注入新水,以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池水宜保持中性或弱酸性(pH值为6.5~7.2),并每隔一定时间(15~30天)用1~2ppm的漂白粉消毒一下,以达到灭菌防病目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养殖泥鳅怎样防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养殖泥鳅怎样防病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 大梅花鹿鹿标本图片大全(梅花鹿的标本)
下一篇 课桌上放什么植物好(课桌上放什么植物比较好)

相关推荐

网站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6467号-97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Copyright © 2005-2025 养殖资讯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