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大闸蟹是怎么养殖,大闸蟹是怎么养殖的

大闸蟹是怎么养殖,大闸蟹是怎么养殖的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闸蟹是怎么养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大闸蟹是怎么养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闸蟹怎么养殖?

准备好塑料桶、水、饲料,天气冷可以把螃蟹放在室内养,具体操作如下:

大闸蟹是怎么养殖,大闸蟹是怎么养殖的

1、将螃蟹放进塑料桶里,螃蟹比较多的话就放进大一点的容器里,最好透明,这样可以观察到螃蟹状态。

2、加水到螃蟹身体的一半位置,为了保持水质的清新,采用经常换水和加水的方法,使池水经常保持在清、爽、活的状态。

3、然后投入一些饲料,投喂饵料应以优质的颗粒饲料,冰鲜小鱼、黄豆为主。

4、这样可以存放一段时间。

大闸蟹怎么养?

1.

首先,想要养殖大闸蟹的话,我们首先肯定是需要选定一个水域来养殖的,一般是湖水养殖是最好的,可以在湖边上挖一个池塘来养殖,例如:阳澄湖的大闸蟹基本上都是这样养殖的,在阳澄湖边上挖一个池塘来养殖的,水用的就是阳澄湖的。

2.

在养殖大闸蟹的时候,我们需要买上一批小的大闸蟹用来养殖,一般要选择品质比较优良的大闸蟹,尤其是我们第一次养殖大闸蟹的时候,那样死亡率会低很多,这个我们是需要明白的。

3.

在养殖大闸蟹的时候,我们肯定需要进行喂养的,不然大闸蟹基本也就很难长大的,一般的话,我们可以买一些小的鱼苗来给大闸蟹来吃,它们是比较喜欢吃小鱼,小鱼最好是活的,不然买死的鱼,那样容易导致大闸蟹死亡的。

4.

大闸蟹要怎么养?

大闸蟹可放在冰箱或是放在水里养殖。放在水里可以给螃蟹喂些芝麻或打碎的鸡蛋并加些黄酒,适当催肥。放在冷藏室里,最好是放水果的那层,把打湿的毛巾铺在螃蟹上面,不要拧太干,不要把毛巾叠起来铺。这样可以保存一段时间。

大闸蟹养殖条件和方法?

大闸蟹栖于淡水湖泊河流,但在河口半咸水域(盐度为18-26/1000,比重为1.016-1.020)繁殖。每年6至7月间新生幼蟹溯河进入淡水后,栖于江河、湖荡的岸边。喜掘穴而居,或隐藏在石砾、水草丛中。掘穴时主要靠1对螯足,步足只起辅助作用。以水生植物、底栖动物、有机碎屑及动物尸体为食。

取食时靠螯足捕捉,然后将食物送至口边。

营养条件好时,当年幼蟹体重可达50至70克,最大可达150克,且性腺成熟,可与2龄蟹一起参加生殖洄游。

如放养密度大或生长慢,则2龄时性腺也难以成熟,不能参加生殖洄游。

1、温度:适宜生活水温为15-30℃,尤以22-25℃更为合适。

2、水体条件:盐度为0-30‰,水体溶氧量在5mg/L以上,pH为7.5-8.5,氨氮含量在0.1mg/L以下,硫化氢含量在0.01mg/L以下,水体透明度为50-60cm。

3、养殖水深以及换水:春季,养殖池水深控制在0.6-0.8m,夏季,水深控制在1-1.5m,7-8月份,水深控制在1.5m,9-10月份,水深控制在1.2m。

大闸蟹养殖?

在养殖大闸蟹的过程中,给大闸蟹营造一个优良的生活环境非常关键,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它的品质,同时也可以提高产量。首先就要注意这套面积,这套面积不能太小,一般以两道十公顷的越合适,在高温季节水深应该能达到两米最合适。沟的面积占全市面积15%到25%。在建设养殖池的旁边应该有可靠的水源,并且水源没有污染,水质也符合国家检测标准,才适合养殖大闸蟹。养殖池的外围可以用黑色塑料板设置一层防逃网,防逃网要入头底下十厘米左右。

一般来讲,芦苇滩地养殖的大闸蟹,对于土地面积就会有比较大的要求,一半是在50-100亩之间,面积大的养殖地,也会更加有利于大闸蟹的生长,但是面积太大的话,对于大闸蟹的管理就会造成一个比较大的负担,这是得不偿失的,所以,面积在科学的范围之内,选择一个比加大的区域。在这样50-100亩地的条件之下,选择差不多每亩放养2000-3000只,这是比较合理的一个数量,另外,在水塘之中,也可以选择放养一些草鱼,鲢鱼之类的鱼类,帮助河塘增加生物多样性,免得大闸蟹最后遭遇灭顶之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闸蟹是怎么养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闸蟹是怎么养殖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 致富分至甲鱼养殖,致富经甲鱼养殖技术视频
下一篇 河南金蝉养殖培育,河南金蝉养殖培育基地

相关推荐

网站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6467号-97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Copyright © 2005-2025 养殖资讯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