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巫山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巫山是我国地形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巫山山脉以西是中国第二地形阶梯,以东是中国第三地形阶梯。北连大巴山,南深入武陵山脉,东接长江中下游平原,西接四川盆地。现亦指重庆市巫山县。
二、南岭有哪些地理意义?
南岭山脉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但有不少海拔仅200至400米的山口,如兴安关、柘岭关、梅岭关等,历来都是是南北之间的重要交通要道。京广铁路途经柘岭。两千多年前修建的灵运河位于兴安关,连接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南岭山不高,但仍然构成了中国南方的地理分界线。除了是长江和珠江的分水岭外,对南下的寒潮也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使得岭南和岭北的气候有所不同。南岭山脉地处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交界处,东西绵延1000多公里。这些山中以岳城、杜庞、蒙竹、齐天、大峪最为著名,故南岭又称武岭。
历史上的南岭
南岭以南称为岭南,相当于广东、广西、海南全境,江西赣州市以南。这些地区不仅地理环境相似,而且人们的生活习惯也相似。由于历代行政区划的变化,岭南一词现在可以指广东、广西、湖南,但不包括位于武陵以南的甘肃南部县市。
历史上,唐岭南道还包括越南北部的红三角洲,这里曾经属于中国皇室。宋朝以后,越南北部分裂。岭南的概念逐渐将越南排除在外。
三、地理的生态意义和影响有哪些?
1、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以及工农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都是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
1、改变物种(有意或无意造成物种消失或引入物种)
例如,1859年,一位农民将25只野兔从英国带到澳大利亚。由于没有天敌,它们对澳大利亚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又如,1906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天房森林为了保护鹿群而猎杀食肉动物,导致鹿群大量繁殖,最终食物耗尽,濒临灭绝。
2、环境因素变化(污染物大量进入环境)
3.破坏信息交换系统(破坏生物体释放的信息素以驱赶天敌、排斥外来物种、吸引异性等)等。
2、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洪水、干旱、地震、台风、山体滑坡、海啸等。自然因素造成的生态平衡的破坏被称为第一环境问题。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生态平衡的破坏称为次生环境问题。人为因素是造成生态平衡失衡的主要原因。
四、我国的地理位置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
1、从纬度来看,我国最北点为北纬53度,最南点为北纬4度(大陆最南点为北纬20度),跨越多个气温如由于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的热条件差异很大,所以我国适合多种不同作物的生长。简单来说,我国的纬度位置增强了我国农业的多样性。
2、从海洋和陆地位置来看,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欧亚大陆东岸)。沿海地区降水充沛,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业发展。另外,沿海面积大,有利于我国渔业的发展。
五、有地理意义的国家?
有以下几种情况:
1、本初子午线(经度0度)经过的国家是英国。
2、赤道(纬度0度)经过的国家有巴西、厄瓜多尔、扎伊尔、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等,这些国家横跨南北半球。
3、跨洲国家:俄罗斯(欧洲、亚洲)、土耳其(亚洲、欧洲)、埃及(亚洲、非洲)、巴拿马(南美、北美)。
4、严格控制重要运输通道的国家:新加坡(马六甲海峡)、南非(好望角)、西班牙(直布罗陀海峡)
六、秦岭的地理分界线意义有哪些?
1、从降雨量来看,是我国800毫米年降雨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这条线北侧年降雨量一般小于800毫米,南侧一般大于800毫米,南侧湿润。该地区河川径流量大时水位季节变化小,而北侧为半湿润地区,河川径流量小时水位季节变化大;
2、从气温上看,秦岭淮河线北侧属暖温带,南侧属亚热带。这里也是我国一月(冬季)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南侧河流无冰冻期、结冰期。北侧大部分地区河流有冰冻期,且冰冻期较长;
3、在农林饮食方面,秦岭淮河线大致是我国南方水田农业与北方旱地农业的分界线(信阳、南阳、苏北等部分地区除外) 。也是我国南方的米饭和我国北方的面食的大致分界线。边界。此外,植被也存在差异。南侧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七、地理运动的地理意义?
[1]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的现象。有时间差。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2] 地球自转产生四个季节、五带的形成、阳光直射、极端昼夜、昼夜长短变化等。 【地球运动】地球绕其公转轴自西向东自转轴,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15 度。在地球赤道,自转线速度约为每秒465 米。天空中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是地球自转的反映。人们首先利用地球的自转作为测量时间的基础。 20世纪以来,由于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地球自转是不均匀的。 1967年,国际社会开始建立比地球自转更准确、更稳定的原子时。自从原子时的建立和采用以来,人们发现了地球自转的各种变化。天文学家现在知道,地球自转速度存在长期减慢、不规则和周期性变化。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可能发生在地质时期。地球不断地绕其轴旋转。这称为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旋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通过对月球、太阳和行星的观测数据,对古代月食和日食数据的分析,以及对古代珊瑚化石的研究,可以获得地质时期地球的自转情况。 6亿多年前,地球一年大约有424天,表明地球自转速度比现在快得多。 4亿年前,一年大约有400天,2.8亿年前,一年有390天。研究表明,每百年,地球自转周期减慢近2毫秒(1毫秒=千分之一秒),这主要是潮汐摩擦造成的。另外,由于潮汐摩擦,地球自转的角动量变小,导致月球以每年34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使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变长。除了潮汐摩擦的原因外,地球半径可能发生的变化、地球内部地核与地幔的耦合以及地球表面物质分布的变化等也可能引起地球自转的长期变化。一个恒星日是23小时56分4秒;太阳的长度为24小时,其中公转周期为3分56秒。 【地球的公转】1543年,波兰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其《论天体公转》一书中首次全面提出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地球的轨道是椭圆形的。轨道的半长径为149,597,870公里。轨道的偏心率为0.0167。地球的平均轨道速度为每秒29.79公里。轨道面(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夹角为2326',称为黄红交角。地球的自转产生了地球上昼夜的变化,而地球的自转和黄红角的存在又造成了四个季节的交替。从地球上看,太阳沿着黄道逆时针移动。黄道和赤道在天球上有两个相距180 的交点。太阳沿黄道由南向北穿过天赤道的点称为春分点。与春分点成180的另一点称为秋分点。太阳分别在春分(3月21日左右)和秋分(9月23日左右)经过春分和秋分。对于生活在北半球的人们来说,当太阳经过春分和秋分时,就意味着春天或秋天到来了。太阳通过春分到达最北点的点称为夏至,远离它180的点称为冬至。太阳分别在每年的6月22日和12月22日左右穿过夏至和冬至。同样,对于生活在北半球的人们来说,当太阳接近夏至和冬至时,从天文意义上来说就进入了夏季和冬季。对于生活在南半球的人来说,上述情况恰恰相反。 【极移】 极移,简称极移。极移简称极移,是地球自转轴在地球内部的运动。 1765年,欧拉首先从力学上预言了极移的存在。 1888年,德国的库斯特纳通过观测纬度变化发现了极移。 1891年,美国天文学家钱德勒指出,极移包括两个主要周期成分:一是每年的周期,二是近14个月的周期,称为钱德勒周期。前者主要是由于大气层年运动引起的地球强迫摆动,后者是地球非刚体引起的地球自由摆动。
极移的幅度约为0.4角秒,相当于地面1212平方米的面积。由于极移,地面上各个点的纬度和经度都会发生变化。国际纬度服务组织成立于1899年,旨在组织世界各地的光学天文望远镜,专门从事纬度观测和确定极移。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国际上陆续开展了人造卫星多普勒观测、激光探月测量、激光载人卫星测量、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全球定位系统极移测量等。测量精度提高了几个数量级。
八、地理社会经济意义有哪些?
从地理角度看,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交通、电力设施等);资源(包括原材料和能源);科学技术(包括信息通信);市场;运输;当地政府相关政策等
1社会经济因素的含义是什么?
社会经济要素(或称人文地理要素)是指人类活动形成的经济、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如居住区、交通网络、行政边界、人口、历史、文化、政治、军队、企事业单位、工农业产出、商业、贸易、通讯、电力、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疾病预防、旅游设施等社会经济要素状况深刻反映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该地区的。
2. 地理和社会经济因素分析的切入点
自然资源:存在某种自然资源或接近某种自然资源。
交通:靠近铁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码头、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工农业基础:当地工农业基础雄厚。
其他因素:是政治、宗教、军事中心; 旅游、科技中心(新要素)。
九、亚洲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地理意义?
亚洲地理位置的地理意义可以从数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来分析。从数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靠近北极。大陆最北点是泰梅尔半岛北端的切柳斯金海角(北纬7743),而北地群岛北端的莫洛托夫海角更是超出了北纬80;亚洲南部延伸至赤道。非洲大陆的最南端是马来半岛的皮艾角(北纬117)。至于亚洲最南端的罗蒂岛,它延伸到赤道之外。到达南纬1103。这样,亚洲的南北跨越了90以上的纬度,从而使亚洲从南到北完全囊括了地球上从赤道到北极的所有气候带。
亚洲大陆从东到西也极其广阔。最东点是楚科奇半岛的杰日涅夫海角(西经16940),最西点是小亚细亚的巴巴海角(东经2603)。东亚和西亚之间的经度为16417,接近世界经度的一半,东西时差为11小时。亚洲大陆南北、东西相距约8000公里。广阔的空间增加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区域差异,为各种地理要素的演化和相互作用提供了特殊的空间条件。
从陆地和海洋位置来看,亚洲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其边缘海从北、东、南三面环绕着亚洲大陆。在小亚细亚,它也与地中海和黑海接壤。亚洲的沿海位置和漫长的海洋疆域对海上交通、自然资源和气候类型分布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亚洲大陆,与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紧密相邻。由于海洋和陆地的降温和增温条件不同,以及海洋和陆地大气活动中心的影响,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有典型的现象。季风气候。亚洲西部与欧洲接壤,陆地绵长,西距大西洋。因此,亚洲大陆在气候上无法更多地受到大西洋气流的影响。
十、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如下:
1、自然分界线:秦岭淮河线是中国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将中国东西部分开。秦岭淮河线以西地区地势较高,地形复杂,气候干旱,植被稀疏;以东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湿润,植被茂盛。
2、文化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也是中国南北文化的分界线,东边以中原文化、江南文化为代表,西边以汉藏文化、西域文化为代表。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3、政治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曾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分界线。唐代时期,秦岭、淮河一线以西为西北地区,以东为中原地区。明清时期,秦岭、淮河一线以西为西北边境,以东为内陆。
4、经济分界线:秦岭至淮河一线也是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分界线。东部地区是中国经济中心,工商业、农业发达,而西部地区相对落后,主要依靠资源开发和畜牧业。
因此,秦岭淮河线在中国的自然、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