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肝鹅养殖技术
养殖技术。
育肥鹅的品种选择
品种是影响脂肪肝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鹅品种的肝脏性能差异很大,并不是所有的鹅都会产生脂肪肝。例如,我国小型鹅品种主要产蛋,但脂肪肝性能较差,不适合产脂肪肝。可用于生产肝脏的大型鹅种有狮头鹅,平均肝脏重量为600克,最大重量为1400克;举世闻名的法国兰德鹅,是脂肪肝专用品种,平均肝重836克,最大体重1780克。上述大雁虽然产肝性能良好,但繁殖性能却很差。因此,利用杂种优势的特点,培育肉、肝、毛兼备的高产配套系生产脂肪肝,是提高脂肪肝生产水平的有效方法。因此,要生产鹅肝,除了选择鹅肝专用品种外,还需要从种鹅场购买通过杂交育种生产鹅肝的高产配套系。
育肥鹅饲料的生产
研究证明,玉米是最理想的高能饲料。分析结果发现,每公斤玉米含胆碱约400毫克,磷含量0.25%,低于其他高能饲料。因为胆碱维持动物正常的肝功能,有助于肝脏内脂肪的转移,防止脂肪在肝脏内过度沉积,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因此,饲料中胆碱含量越高,越能更好地防止脂肪在肝脏堆积,影响肥肥填充效果。另外,由于玉米的胆碱含量较低,其肝脏保护能力较差,因此脂肪容易堆积,形成脂肪肝。因此,当玉米用作肝脏饲料时,肝脏的平均重量比任何其他高能饲料高20%-45%。是目前国内外肝脏生产的首选饲料。
使用玉米作为填充饲料时,应使用玉米粒代替破碎的玉米,因为玉米破碎后间隙多,体积大,影响填充量。为了增加填充物的用量,增加肝的重量,材料类型上必须使用玉米粒。
玉米粒的加工方法有煮法、干炒法和浸泡法三种。三种方法比较,水煮法最为合适。将挑选好的干玉米(最好是小粒的)倒入一锅开水中,使水面高出玉米10厘米。煮8分钟。取出沥干水分,趁热加入2% 动物脂肪搅拌。将0.5%食盐、0.02%多种维生素及适量微量元素添加剂与玉米充分混合。
饲养前期的饲养管理
充填前必须进行2-3周的预饲。预饲将进一步让鹅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增加肝脏的均匀度,提高肝脏的质量。同时,通过预饲锻炼鹅的消化能力,让鹅吃进大量的饲料,使消化道扩大、柔软,使其能承受饲喂过程中的大量饲料。强制填充。饲前前期可饲喂全价配合饲料,10天后逐渐减少日粮中的配合饲料,增加玉米粒含量。喂前期,基本上喂玉米粒,以适应灌浆期。应使用玉米粒作为填充物。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饲前期应尽可能多饲喂青绿饲料,以增加消化道的容量。
在开始预饲之前,必须对鹅进行免疫、驱虫和舍饲。它们可以每天早上和下午放牧一次。鹅舍应清洁、平坦、干燥、环境安静。每平方米地面饲养2-2.5只动物,并提供充足、清洁的水源。预饲期结束前3天应停止放牧。
灌浆期饲养管理
填馅期的饲养管理是鹅肝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充填操作技术、每次充填量的控制、充填周期的长短都会影响脂肪肝的质量和增重。填馅前,将鹅放入专用饲养笼内。根据填馅笼的大小,一般每笼放5-6只鹅,采用专用填馅机进行填馅。每天加注4次,即8点、14点、20点、2点。灌装量可根据品种、大小灵活控制。填充量不足会影响脂肪肝的增重。填充量过多容易堆积食物而造成缺陷,因此每次填充前请触摸放大的部分。如果饲料已被消化,则说明消化能力良好。下次可以增加填充量。然而,鹅的喉咙和食道都比较狭窄。插管时,除了在管子上涂抹油外,还必须特别小心,防止损伤食道。将管子插入食道后,用左手固定头部的喙,踩上启动器。随着螺旋推进器的操作,玉米粒将被推向扩大部分。填馅人右手轻轻地把玉米粒推下去,再次踩上发酵剂。再次推入玉米粒,直至填满。一般来说,充填期为3周左右,具体时间根据鹅的表现而定。如果酿鹅眼神呆滞、无精打采、气短、羽毛潮湿凌乱、肥胖、腹部下垂、不爱活动,甚至瘫痪,并有积食、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则说明有积食、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脂肪肝已经成熟,必须及时宰杀肝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