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海带养殖注意问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海带养殖注意问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海带养殖的正确方法?
1、海带养殖时要选健壮的海带幼苗,大小要均匀色泽要鲜亮。幼苗的出库时间要根据水温定,水温稳定在19度以下才行。
2、先暂养在风浪小,水色清,流水畅的海区。养殖期间要及时拆连,调节水层,还要勤刷洗,防治病害。另外,水质最好用肥水,切忌不能在工业废水污染的海水中养殖。
怎样养殖海带?
1、海带养殖时要选健壮的海带幼苗,大小要均匀色泽要鲜亮。幼苗的出库时间要根据水温定,水温稳定在19度以下才行。
2、先暂养在风浪小,水色清,流水畅的海区。养殖期间要及时拆连,调节水层,还要勤刷洗,防治病害。另外,水质最好用肥水,切忌不能在工业废水污染的海水中养殖。
幼苗的暂养
要选择风浪比较小还有流水比较通畅水色比较清的海区里暂养幼苗。北方的海区主要是采用一些垂挂法,浙江那边的海区是由于水质比较浑浊是多采用一些梯式的方法来硬架平面来进行养殖。为了要充分的满足幼苗对于光照还有养料的一些需要,出库的幼苗下海的时候要及时的把育苗器给拆开来进行平养。幼苗刚出库下海的时候要把它挂的稍微深一点,等到幼苗适应了海里的环境之后才要逐渐的提升一下水层,第一次提升的幅度不过大,但提升要提的勤一点。下海之后要勤洗刷一下幼苗还有和育苗器上的浮泥杂藻。勤洗刷的话不但可以促进幼苗的生长,还能防止一下病害的发生。

具备的条件
海区还是要以平坦的泥底或者是泥沙底是最好的,较硬的沙子底是其次的,稀软泥的底是最差的。同时还是要选择海底是岩礁底质的海区。要避开淤泥浅滩还有杂藻繁茂的区域,方便能抽取到浮泥杂藻少的清洁海水。还需要要建在交通比较便利还有电源和淡水比较方便的,同时还要尽量选择在靠近养殖区集中的地方。
海区的深度是根据采用的苗绳的长短还有养育的形式来确定的,一般是在冬季干潮的时候水深大概是五米以上的海区。都可以养殖。水流还有风浪比较好的养殖区是水流比较大还有风浪比较小的。海带是靠着光照来生长的,所以养殖的海区还是以透明度大为合适的。浑水区里养殖海带只能采用浅水层来平养增强一下光照。养殖的海区还要有比较好的营养盐,水质还是要以肥水区是最好的,但是切忌不能在被工农业还有废水污染的水域中来进行养殖。

养殖筏架的结构还有设置
是主要分为两大类的,一种是单式筏架另外一种是双式筏架。单式筏架是比较优越的,是我国目前海带养殖的主要类型。不同的养殖筏的方法设置不但是和筏身的安全相关,而且还关系到海带的受光状况还有和海带之间相互缠绕的问题。要尽可能的做到横流或者是顺流。如果是在流向不规则的海区里设筏,主要是按照主流轴的方向来进行设筏。
养成的过程
人工养殖
海带原为冷水性海藻。其生长温度为0~13℃,以2~7℃为最适温度。
海带进行光合作用需有足够的光能,并从海水中吸收营养,由于海水混浊或透明度不同,适宜生长的水层也有深浅之别,深者在大于潮线下2~3m,浅者在水面下1m深处(在海水中追施氮、磷肥能提高海带产量)。流速大的海区生长良好,反之生长很慢且易染病害。一般流速在50~80cm/s 较适宜。
海带是一种有明显世代交替的植物,藻体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萌发后形成配子体,配子体的卵囊和精囊结合形成合子,合子萌发产生幼孢子体,幼孢子体经无性繁殖即为海带。
海带苗虽有多种,但6~7月份培育的夏苗,是中国海带养殖的主要苗源。
在海带养殖海区选择岩礁底、无污染的海区修建有制冷系统、从大海抽水净化的供水系统,和能调节光照的玻璃房结构的育苗室。中国南北方气温差异较大,故应在6~8月份,水温上升到23℃以前采好孢子。
从海上选择叶片平直、宽大、厚实、健壮、颜色深褐、孢子羹多而成熟度适中、没有腐烂的个体作种昆布,搬到室内水中继续培育。水温保持在13~18℃之间,自然光照,追施氮400mg/m3、磷520mg/m3等,经14d叶表面产生孢子囊群。
为了使其大量放散游孢子,可将种海带悬挂在阴凉处阴干2~4h,投入水池,水温20~22℃,刺激其放散出游孢子,并能附着在用竹或棕绳制作的生长基上,然后进行培育。
培育水温在10℃以下,每日保持10h以上光照时间,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通过遮光设备调 5×10一6、磷0.15×l0一6。定期更换一部分海水,并保持一定的流速,使每小时更换水量能达到1/6~1/3,保持水质清洁。经100d左右,幼苗长到1~2cm长时,移到海上暂养,应及时遮帘、施肥和调节水层,使苗长到10~15cm时即可夹苗,采用“大把摇拔”的方法剔苗后,将苗夹于1.5~2m长的夹苗绳上。
单棵夹苗棵距2.5~3cm,簇夹2~3棵苗为一簇,簇距5~7cm,然后将苗绳挂在筏子上,可采用垂养、平养、斜面养三种形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海带养殖注意问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海带养殖注意问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