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黄骨鱼养殖密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黄骨鱼养殖密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亩塘养多少黄骨鱼?
不同的养殖方式放取数量不同。
1、池塘主养:池塘面积以3至8亩为宜,水深1、2至1、5米,每亩水面放养黄骨鱼苗种5000至10000尾,当年可养成尾重75至100克的商品鱼。
2、池塘套养:每亩水面套养黄骨鱼苗种500至1000尾,可产商品鱼35至60千克。
3、网箱饲养:每平方米可放养黄骨鱼苗种500尾左右,当年即可养成商品鱼。
黄骨鱼的放养密度因鱼种规格而异,体长为2-4厘米的黄骨鱼夏花苗,放养密度为150000-20000尾/亩,体重为15-35克/尾的鱼种,放养密度为2500-5000尾/亩。
1、通常情况下1亩池塘一般放养2000-2500尾黄骨鱼即可,同时可以在每亩池塘中放养10-13厘米的花鲢、白鲢鱼种200-300尾,这样就可以利用花、白鲢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的特性,达到控制水质的目的。黄骨鱼亲鱼培育一般是采用主养的方法,所以亲鱼的放养密度要适度,同时还应根据放养池塘面积的大小做适当调整。
2、养殖过程中,如发现黄骨鱼规格过小,这时就说明鱼池中天然饵料生物量不足,可适当投喂一些小杂鱼虾、夏花鱼或专用黄骨鱼饵料。投喂人工饵料时,一定要先喂主养品种,后喂黄骨鱼,黄骨鱼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投喂时一定要在夜间。
3、黄骨鱼对池水溶氧要求比较高,所以混养时水质一定要清新、溶氧量要充足,生长季节要给其适时加注新水,高温季节要勤换水,保持微流水即可。黄骨鱼一定不能混养其它肉食性鱼类,淡水沼虾、淡水螯虾的养殖池中不宜混养黄骨鱼。
黄颡鱼在鱼缸的养殖密度?
1、鱼苗培育池条件: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池形整齐,面积0.5~1亩为宜,水深保持在50~100厘米,前期浅,后期深。池底平坦,淤泥深10厘米左右,池底、池边无杂草。在出水口处设一个长方形集鱼凼,以利于鱼苗集中捕捞。池堤牢固,不漏水。周围环境良好,向阳,光照充足。池塘水质浑浊度小,pH7~8,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透明度为30~40厘米,认真做好鱼苗培育池的清理与消毒工作。
2、培肥池水:有机粪肥:一般在鱼苗下塘前3~5天施肥,每亩施经发酵消毒的有机粪肥300~500千克,视培育池塘肥度而增减;大草绿肥:一般在鱼苗下塘前7~9天堆沤,每亩施300~400千克;化学肥料:为了加速肥水,可兼施化学肥料,一般每亩施氨水5~10千克,或硫酸铵、硝酸铵、尿素、氯化铵等4千克,过磷酸钙3~4千克。
黄颡鱼在鱼缸里养要注意水质、氧气含量和水温的等问题。黄颡鱼对水中的含氧量要求较高,当水中溶氧含量达到2毫克每升或以上时才能正常生存,并且对盐度的耐受性较差,适于偏碱性的水质;在鱼缸中饲养要长期开启过滤泵,以保证水中的氧气含量,且饲养密度不能过大,同时水质要保持较高的洁净度,水温最好不要高于20度。
黄颡鱼高密度养殖亩产多少斤?
黄颡鱼一亩的产量一般情况下为2000斤-3000斤左右。
黄颡鱼一亩投20000至30000尾。在黄颡鱼的养殖中,因耐低氧能力差,所以要选择水质清新、水源充足的池塘,养殖过程中要科学投喂,做好水质控制,有利于黄颡鱼生长。
黄颡鱼俗名嘎牙子、黄姑子、黄腊丁、黄骨鱼等,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淡水经济型养殖品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黄骨鱼养殖密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黄骨鱼养殖密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