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养殖水体蠕虫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养殖水体蠕虫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鱼缸里有黑色像蛆一样的东西。救命啊帮我?
我的缸也试过出现这种虫,但没有出现死鱼,不过不排除是黑虫的关系。
这种虫在大到一定时候壳会变硬,很少动。我对付这种虫的方法只有帮鱼换水了,并用1%的盐水浸泡鱼,给鱼消毒。在鱼缸里捞出所有肉眼可见的虫,把它杀死,再用5%浓盐水或高锰酸钾浸泡鱼缸,进行全面消毒,一般要浸泡10分钟左右。之后鱼缸就可以正常养鱼了。其实这种虫对鱼危害很小,你的鱼会死并不一定是因为黑虫,多注意一下水质、温度等问题。怎样除掉虾缸里的涡虫?
1、如果发现涡虫数最不多,可用食物诱捕。 2、选择新鲜的鱼鳃或动物肝脏作诱饵,用罐子DIY将诱饵放在有涡虫生活的缸中。 3、过几小时后再检查,往往会见到有许多涡虫在诱饵罐取食。也能放稍微大点的小型鱼吃掉.虎皮鱼.神仙等。 涡虫介绍 体呈叶片状,柔软,有纤毛。头铲形,有两眼,有时具触须。尾尖。口在腹面后侧,常在近体后1/3处。无体腔。咽可从口内伸出,咽下接肠,肠为盲管。体长一般约3~15公厘(0.1~0.6寸),有的超过30公分(约1尺)。热带种色鲜艳,北美的Dugesia属黑灰或褐色,波浪式游泳或匍匐前进。多数肉食性,夜出取食原生动物、小螺和蠕虫。雌雄同体。生殖器在初秋开始发育。春季产出含受精卵的卵茧,发育不经变态。平角涡虫属(Planocera)有一幼虫期在卵内度过。有些种在产卵茧后身体一分为二,每一半又长成新个体。微口涡虫属(Microstomum)的尾端能长出新个体,称为芽,能附在母体上一段时间,有时3或4个芽组成链状。涡虫由于再生能力强而常用于实验。 涡虫危害 涡虫是重要的环境指示生物,它只生活在清澈的含氧量高的水中,所以出现涡虫说明水质良好,在有鱼的草缸里没什么事,但在虾缸里却是致命的.(虾缸是那种不混养鱼的缸.)小虾及刚褪壳的虾极易受到攻击.涡虫以蠕虫、甲壳类、昆虫等为食,咽吸住食物后,肠即分泌消化液,使之溶为液状物,再吸入肠内,进行消化。雌雄同体,卵在体内受精,数个受精卵和卵黄(营养物质)被生殖囊分泌的粘液形成的膜状卵茧包裹,排出体外,在外界孵化成幼涡虫。涡虫再生力极强,横切为2段或多段,每段均可再生成一完整的涡虫,如切为3段,前段再生出后端,后段生头,中段前生头后生后端。
原虫与蠕虫的区别?
11.蠕虫(Helminthes)是多细胞动物,大部分的蠕虫存在自然界中,少部分会寄生在动植物体内或体表,寄生在人类身上的蠕虫称作医学蠕虫。
2.原虫是单细胞真核生物,属于原生动物亚界(Subkingdom Protozoa)。原虫的整个机体虽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却能够完成生命活动的全部功能,如摄食、代谢、呼吸、排泄、运动及生殖等。
在自然界,原虫的种类繁多,约近65000余种,多数营自生或腐生生活,广泛分布于地球表面的各类生态环境中,如海洋、土壤、水体或腐败物内。寄生性原虫约近万种,生活于动物体内或体表。其中医学原虫约近40余种,为寄生于人体管腔、体液、组织或细胞内的致病性或非致病性原虫。致病性原虫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一个是多细胞 ,另一个是单细胞。
1.寄生在人体的蠕虫,主要是扁形动物门中的吸虫纲和绦虫纲,还有线形动物门中的线虫纲。
2.机会性致病原虫。如卡氏肺孢子虫是艾滋病人最常见的合并感染的原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养殖水体蠕虫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养殖水体蠕虫图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