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鱼类养殖的文章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鱼类养殖的文章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兰寿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深度:养殖兰寿金鱼,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是容器的水深问题。可以使用水槽或者鱼缸,不过深度一定需要注意一下,深度太大对兰寿的生长不利。一般来说,深度在30-40厘米之间是比较合适的。不过也不要太浅。
2、水质:在养殖兰寿金鱼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水质适宜。在换水的时候,每次可以换掉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换水的时候注意速度,不要让水环境发生太剧烈的变化。
3、喂食:再就是喂食问题。最好每天都喂食,一次或者两次都行。需要注意的是喂食的时间以及喂食量。时间最好在早上或者午后,别在下午5点之后喂。喂食量别太多了,水中不要残留食物。
4、氧气:提供充足的氧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有时候,氧气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出现不足的情况。那么,就可以准备打氧泵等补充氧气的工具,这样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补充一部分氧气。
5、光照: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光照的问题,有些养殖者对这个问题可能会不太注意。其实,每天提供适当的光照对于兰寿金鱼的抵抗能力有帮助。不过,需要避免太强的光线。
骨鱼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骨鱼生活在淡水区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是一种杂食动物,最佳的生存温度20多度,适合在南方养殖,北方养殖也行,酸碱度保持偏碱性,耐氧能力一般,我们认为是比较虚弱的。属于一种肉食性的杂食鱼类。一般亩放养量为11万尾,水深保持1.4米,成鱼每亩可以放30000尾,集装箱养殖每平方米可以800尾。
鹦鹉鱼怎么养 新手养殖诀窍?
鹦鹉对温度适应性较强;平时大家见到的鹦鹉鱼已经长的很好了,其实鹦鹉鱼苗出生后,是没有任何鹦鹉鱼特色的,反而有点像是一般中南美洲的慈鲷鱼种。在进过20天的生长发育后,小血鹦鹉鱼的外形才会慢慢转变,这个时候小鹦鹉鱼的头背部肌肉会渐渐地隆起,而且厚度也会开始增加,出现圆润憨厚的雏形。而且体色也由条纹黑慢慢变成灰银色,这是由于鹦鹉鱼体内的红色色素已经开始有累积增生的趋势,但是还不是红的,因为它还小才3公分,那鹦鹉鱼怎么养才会红呢。这个时候需要大家给小鹦鹉鱼提供足够的营养。
鹦鹉鱼大约在出生后50天、大小约5公分的时候,才会显现出体色变红的情况,建议鹦鹉鱼鱼友们在此时以扬色饲料喂养为主,这样既提供了充分的营养,还能有助于鹦鹉鱼及早变成红色。在这段时间鹦鹉鱼在营养上若没有得到妥善照顾,导致体色没有变红,那么大家就放弃吧,它已经成了真正的丑小鸭,不会变成白天鹅了。所以这个时期是鹦鹉鱼成长的关键期。
所有的鹦鹉鱼都长着浑身圆滚滚的可爱造型,这是它们的特色,如果想要保证这样的体型,除了要在小鱼苗期提供充足的营养外,还有就是需要社区蛋白质含量在百分之三十二左右的饲料,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鹦鹉鱼发育成如此可爱的身形。
要想养好鹦鹉鱼可以注意以下几点。饲料投喂
鹦鹉鱼是杂食性,一般来说,人工饵料、红虫、丰年虾都可以成为鹦鹉鱼的食物,在养殖鹦鹉鱼的时候,要注意合理的饲料投喂,并定期投喂鲜活的小鱼小虾,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虾红素和胡萝卜素D,直接投喂可以让鹦鹉鱼特色通红。
2、水质
鹦鹉鱼在软水中生长的很快,不过鳃部的水流比较小,而且呼吸的能力比较差,所以养殖鹦鹉鱼,氧气的供应少不了,另外,鹦鹉鱼生活的水质要干净,水质浑浊要及时处理干净或换水。
3、温度
鹦鹉鱼对温度适应性较强。在2 0~3 0℃的水温中能自由生活,但是对水温变化比较敏感,水温一旦发生很明显的变化,会让鹦鹉鱼失去艳丽的体色,对生长和进食很不利,一般养殖鹦鹉鱼将水温控制在2 5~2 8℃范围内比较合适。
4、鹦鹉鱼养殖注意事项
发情期的鹦鹉鱼发白,是鹦鹉鱼特有的现象,有的鹦鹉鱼到了发情期有可能体色会发白,产完卵后又会发红,再次产卵还会发白,这种奇怪的现象是没法解释的。养殖鹦鹉鱼的时候,要时刻关注鹦鹉鱼的进食情况,如果出现了不进食的情况,就需要调节好光照,保证鱼缸的光照4小时以上,一般建议采用红灯管,然后注意加强颗粒饲料的投喂,这样可以让鹦鹉鱼不褪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鱼类养殖的文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鱼类养殖的文章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