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方法 / 鳜鱼池塘养殖关键技术有哪些(鳜鱼池塘养殖关键技术视频)

鳜鱼池塘养殖关键技术有哪些(鳜鱼池塘养殖关键技术视频)

鳜鱼池塘养殖关键技术

下面很少有活动和食物摄入。池塘养殖中,鳜鱼常卧于水底,藏于浅洞中。

鳜鱼池塘养殖关键技术有哪些(鳜鱼池塘养殖关键技术视频)

2、鳜鱼的食性: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它以孵化后的其他鱼苗为食。它喜欢吃活饵,饥饿时会吃掉自己。鱼苗阶段可以吞噬其自身长度的70%。其他养殖鱼的鱼苗80%都可以根据吃的饵料鱼的大小而被吞掉,不管鱼的长度如何。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饵料种类多样、丰富时,常选择体细长、鳍软、个体较小的鱼类为食。成年鳜鱼容易吞咽的最大饵料鱼的长度为自身长度的60%,但26%~36%的则更适口。

3、鳜鱼生长速度: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饲料适口、充足,鱼生长快。网箱饲养1冬龄鳜鱼的平均体长为31.68厘米,相当于自然水体中3冬龄鳜鱼的体长。 2岁以下的鳜鱼比大龄鱼生长快,1龄鱼比2龄鱼生长快。冬季鳜鱼并没有完全停止进食,继续生长,但摄食强度和生长速度减慢。

4、鳜鱼养殖池面积:面积以46亩为宜,最小不少于1亩,最大不超过10亩。池塘面积太小,水质变化快,控制困难;池塘面积太大,饵料鱼比较分散。不利于鳜鱼的饲养。池塘背风向,东西走向,长宽比3:2,底部平坦,沙质壤土,为新开挖的池塘,淤泥少或无。水深约1.8至2.5米。水源充足,水质新鲜,进排水方便。河流、湖泊优先,最好是微流水。鳜鱼苗入池前,必须对池塘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并安装增氧机。

5、本池饵料鱼的生产:鳜鱼放养前15天,每亩将60万至80万尾饵料鱼放入消毒后毒性消失的鱼池中,将池内饵料鱼培养至1.2至2.0厘米/英亩。尾巴。

6、鳜鱼鱼苗入池时间:当池内饵料鱼培育到1.2-2.0厘米/尾时,正好为放养后的鳜鱼提供足够适口的前期饵料鱼。池塘周围放置适量水花生、水葫芦,供鳜鱼栖息。今后饵料鱼的体长应控制在鳜鱼体长的1/4至1/3。

7、鳜鱼放养密度及规格:每亩35厘米/尾的鳜夏花鱼苗10001200尾。

8、饵料鱼配套生产:主鳜鱼养殖池的饵料鱼正常情况下1个月内即可喂食鳜鱼。饲养1个月后,鳜鱼的体长一般可达到1114厘米。在配备饵料鱼池(鳜鱼养殖池的34倍),按照鳜鱼饵料系数1:45的要求,利用多池优势,采用养殖方式不同密度养殖,分段捕捞,逐步间伐。饲养饵料鱼时,控制饵料鱼的体长为同期鳜鱼体长的50-60%左右,保证饵料鱼和鳜鱼同时生长,以便鳜鱼进食。

9、鳜鱼生长的最适水温:鳜鱼生长的水温为18-30,最适水温为23-28。在此范围内,随着水温升高,其摄食量增加,生长速度加快。

10、饵料鱼的投喂:繁殖期间,可根据水温的变化,间隔投喂饵料鱼。前期和后期每710天喂一次,中期(7、8、9月高温阶段)每57天喂一次。每天喂一次。饲料鱼必须适量投喂。如果密度太稀,鳜鱼追逐饵料鱼会消耗过多的体能,不利于其生长;如果太密,则会增加总耗氧量,造成鳜鱼缺氧浮头,对鳜鱼的生长不利。

11、饵料鱼投喂量:每次投喂量为鳜鱼总量的8%~10%,鳜鱼与饵料鱼的数量比例保持在1:5~10。鱼放入鳜鱼池后仍有一段生长期,可酌情投喂少量精料。

12、水质管理:鳜鱼喜淡水,耐缺氧能力差。加强水质管理十分重要。放养鳜鱼鱼苗前,应将池水排掉一半,然后注入新水,使水清澈后,再放入鳜鱼鱼苗。鳜鱼对酸性水质非常敏感。 6月至10月,每15至20天每亩撒石灰水20至25公斤,保持pH值7至8,以利于鳜鱼摄食和生长。

13、分阶段注水换水:放养初期,每710天添加新水,每次注水量为池水的1020%。到7月上旬至中旬,池水逐渐加深至1.5米以上。 7月中旬到9月,随着水温的升高,尽量每两周换一次水。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40cm。当低于30cm时,应更换池水的1/4-1/3。如果定期保持循环,水体状况较好,使水中溶解氧含量始终在4毫克/升以上。

上一篇 泔水养鸭技术视频(泔水养鸭技术方法)
下一篇 农村养殖淡水螃蟹,农村养殖淡水螃蟹视频

相关推荐

网站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6467号-97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Copyright © 2005-2025 养殖资讯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