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方法 / 水蛭自然养殖技术,水蛭自然养殖技术视频

水蛭自然养殖技术,水蛭自然养殖技术视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蛭自然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水蛭自然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水蛭的养殖方法?

养殖水蛭确实赚钱, 1亩667平方水面产值10万左右,一平方2斤,去掉成本7万利润还是有的,今年鲜货价钱普遍70左右一斤。但这是高要求精养条件下产量,我这用的薄膜精养模式,用网箱模式我是没见到能达不到这产量的。我总结下养殖水蛭需要知道以下这些部奏,改底,肥水 ,解毒,防应激,防逃,防天敌,螺狮新鲜供应充足,水源清洁无化肥农药。

水蛭自然养殖技术,水蛭自然养殖技术视频

蚂蟥的养殖方法?

  1.选址建池

  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处建池。池宽3米,深1米,长不限。池对角设进水口和排水口,池底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供蚂蟥栖息。小规模养殖可利用水坑、荒塘、池塘养殖。进排水进口都要用铁丝网或用塑料网布栏住,以防蚂蟥外逃。

  2.苗种投放

  人工养殖以金钱蛭(俗称牛蚂蟥)为好,此处也可投放茶色蛭。金钱蛭在稻田、池塘、溪流、丛林中极为常见,捕捉作种时应注意鉴别,苗种投放标准为每立方米可放养1万条左右。选种标准是:健壮、无伤、规格大(20~30克最好),样的蚂蟥产卵量多,孵化率高,放养10个月即可加工出售。

  3.饵料喂养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小规模养殖,可在房前屋后挖沟,沟深1米,沟宽3米;大规模养殖,可以利用池塘,或者是水田挖连沟,宽3米,埂宽0.4米,埂高0.8米。沟内水深0.6米左右,沟两头分别设进水口和排水,沟底铺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供水蛭栖息。

水蛭虫养殖技术?

1、选址 选择面南背北、避风向阳处,要求排灌方便,阳光充足。池塘宽3米,深1-1.2米,长度可根据场地大小而定。池底用水泥灌浆,以不漏水为原则,池对角设进、排水口,池底要北高南低,以利于排灌。池塘周围用富含腐植质的疏松沙质土壤,以便于水蛭产卵。池塘中间建高于水面0.2米的平台一个,保持湿润,池底放些石块和树枝供水蛭栖息。

2、水质 人工养殖的水蛭密度较大,在饲养过程中需要经常换水,并防止化肥、农药的污染,尤其是7-8月的高温季节,更要保证进出水口畅通,水质清新和要有一定的溶氧量。

3、种蛭的选择 种蛭要求个体肥大,以每条12克以上为好,要求活动力较强,体表光滑,颜色鲜艳无伤痕,放养密度为每亩20-25千克(2000-2500条)。

4、孵化 水蛭一般在11℃以上繁殖产卵,一经16-25日孵出幼蛭。产卵期池塘附近要保持安静,以免惊动产卵的水蛭,造成空卵茧。孵化期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孵出的幼蛭3天后可自行采食河蚌、螺蛳的血液,因此要投放充足的饲料,一般为每千条水蛭投放20千克螺蛳、河蚌,每星期投喂一次禽畜的血块,供其自由采食。但要注意随时清理血渣及其它剩余食物,以保持水质的清洁。

水蛭如何养殖?

1、在排灌方便、光照适宜、避风向阳处建池。一般每亩水面可放养幼蛭6-10万条,池面积根据饲养量来定。池四周埂高1.8m,水深1m。池对角设排水口和进水口,池底可放些树枝或不规则的石块,以便于水蛭产卵和栖息,池埂还要设防逃沟。水池中应建高出水平面20cm的土台5-8个,每个平台1㎡左右。

2、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春秋季节则要满足水蛭生长需要的光照。养殖场的建设,既要满足水蛭对水质的要求,又要满足光照、温湿度等条件,同时还要尽量降低成本,减少费用,提高养殖效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蛭自然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蛭自然养殖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 养殖黄鱼几种做法,养殖黄鱼几种做法大全
下一篇 养殖蚯蚓创业事迹,养殖蚯蚓创业事迹材料

相关推荐

网站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6467号-97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Copyright © 2005-2025 养殖资讯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