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鹌鹑养殖2017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鹌鹑养殖2017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鹌鹑养殖生产管理手册?
1)开水与开食:出壳雏鹑应在24小时内吃到温水,补充体内所耗水分。 远距离引种是,应在饮水中加5%~8%的葡萄糖,第3天在饮水中加0.01 %的高锰酸钾。饮水后即可开食,在粉料中添加0.1%土霉素粉,以防白痢发生。一般每天喂6~8次,也可任其自由采食,不得无故断水与断料。
每日每只平均采食量:3日龄3~4克,5日龄5~7克,7日龄9~11克,11日龄13~15克,15日龄16~18克。
自动孵化鹌鹑后期需要晾蛋不?
目前,鹌鹑养殖场多采用机器孵化,没有特殊情况,一般无须晾蛋,但温度异常时需晾蛋。
晾蛋时间应根据外界的气温和不同孵化期确定,一般孵化初期及冬天,晾蛋时间不宜过长,孵化后期及夏天,晾蛋时间要稍长,当蛋温下降到35℃时应立刻停止晾蛋。
晾蛋可以更换孵化器内的空气,降低机温,排除机内污浊气体。而较低的气温可以刺激胚胎发育,并增强雏鹑将来对外界气温的适应能力。一般每天需要晾蛋2次。晾蛋的时间因不同的孵化时期、不同的季节而异。孵化初期及冬天,晾蛋时间不宜长。孵化后期及夏天,晾蛋时间稍长。一般晾蛋时间为10~20分钟,到蛋温下降到33~35℃时即停止晾蛋。
鹌鹑养殖密度?
饲养密度过大,会造成成活率降低,小雏生长缓慢,长势不一;密度过小,加大育雏成本,不利保温。因此,应合理安排饲养密度。每平方米面积第一周龄250-300只左右,第二周龄100只左右,第三周龄75-100只(蛋鹑100只,肉鹑75只),冬季密度可适当增大,夏季则相应减少。同时,应结合鹌鹑的大小,结合分群适当调整密度。
饲养密度过大,会造成成活率降低,小雏生长缓慢,长势不一;密度过小,加大育雏成本,不利保温。因此,应合理安排饲养密度。每平方米面积第一周龄250-300只左右,第二周龄100只左右,第三周龄75-100只(蛋鹑100只,肉鹑75只),冬季密度可适当增大,夏季则相应减少。同时,应结合鹌鹑的大小,结合分群适当调整密度。
在江苏省有养鹌鹑的吗?
有
江苏七里香鹌鹑养殖基地在江苏省注册成立。在法人张宇豪经营下,我公司以生产型的模式经营鹌鹑;鹌鹑蛋;鹌鹑皮蛋,加工方式为生产型,员工人数20,注册资本150万人民币元。江苏七里香鹌鹑养殖基地办公地址为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江苏连云港东海县,
鹌鹑养殖技术?
(1)笼舍要勤扫,及时清除粪便(每天清除粪便一次,至少两天一次),经常刷洗槽具,防止污染、潮湿,保持和干燥卫生。
(2)0-4日龄的鹌鹑常会表现出逃窜的野性,在喂水、加料时一定要当心,防止饲料被扒食溅失,防止饮水沾湿绒毛。
(3)鹌鹑在饲养40天后即可上笼,适应产蛋时的笼养环境,冬季要生炉子,保持温度在16℃以上,夏季要保持通风良好,防暑降温。
(4)产蛋期要有充足的光照,在天黑后可补充光照4小时左右,母鹑的产蛋通常是下午的2-4时,6时结束,要随时捡蛋,防止啄碎、践踏。
(5)要勤于调整和检查室内湿度、温度、光照、通风,防止各种啄癖、应激、兽害、鼠害和煤气中毒的发生。
1、适宜温度。鹌鹑适宜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养殖鹌鹑时,需要在其出生前3天,将环境温度控制在36-37度之间,在4-10天,要将室内的温度调节至32-35度之间,并且要每周降温2-3度,直到室温为22-25度,避免鹌鹑被冻死。
2、开食方法。养殖鹌鹑时,需要在其出壳24小时之内,给它喂食稀释过后的高锰酸钾溶液,帮助鹌鹑排出胎粪,避免它感染疾病,使鹌鹑的体质上升,然后即可把半熟的小米混合蛋黄撒在食盘上,让鹌鹑自由啄食。
3、饲喂管理。鹌鹑是草食性动物,养殖鹌鹑时,需要每天饲喂两次,可以选择在每天早上的7点和下午的6点进行,并且在给鹌鹑饲喂时,需要给其提供玉米、小米、小麦粉、蛋黄等混合制作而成的饲料,满足鹌鹑的生长需求。
4、分群方法。鹌鹑性成熟早,养殖鹌鹑时,如果公母同笼饲养,就会造成饲料浪费,并且影响到母鹌鹑产蛋,需要将公鹌鹑和母鹌鹑分群饲养,有利于管理,而且要每周打扫一次卫生,保证环境干净整洁,使鹌鹑的染病几率降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鹌鹑养殖2017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鹌鹑养殖2017年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